“带”,在古代木工术语中,专指贯穿于木器平面部件内侧,对其变形起管束作用的一类横木。由于其大都设置在板材的中间部位,很像人的腰带,故俗称为“带”。
其与“腰枨”的最大区别在于,带虽可管束木板,防止其变形,但并不会截断其通顺的纹理,通常只是在内部较隐蔽的地方使用。因此,并不太引人注意。而腰枨则是明露在内外两侧的,并要截断板材纹理的。
众所周知,木材有干缩湿涨的性质。中原地区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使得木材在一年四季干湿不定的气候条件下,频繁地产生剧烈的干缩湿涨运动。一旦处理不当,轻则开裂翘曲,重则破坏榫卯结构。
经过痛若的失败与艰辛的探索,古代工匠发现,只有顺应木材的天然属性,将板材的一侧做燕尾开口,穿牢在几根坚固的带对应滑轨的横木上,使其只能沿横木方向滑动,就既可适应其干缩湿涨的变化,又可控制其不向其它方向开裂翘曲,从而获得一个坚固、平展、纹理通直的平面。
这根神奇的横木,即是聪明的古代木匠面对中国独特的客观环境发明的“带”。
大多数带,是配合着攒边装板的工艺而起作用的。即四条木边通过四角格肩合成一个木框,用带将较薄木板穿束平展后装嵌在其中,使所有木料的易吸潮、易变形、易开裂、不美观的端面立茬,全部的隐蔽封护起来,免其日后发生损坏,从而获得了一个完全由通顺木纹组成的平面,或作桌面,或作柜门,异常美观坚固。
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工艺的封闭式构成形式,本身就具有一种极强的装饰美和构造美,形成了中国古代家具最基本的结构特色和装饰基调。其余众多的层出不穷的结构形式和装饰手法,大都是围绕着依附着这一基础而发挥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