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友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培训充电 > 涂料新闻 > 从涂料企业的公益行动看企业长寿基因

从涂料企业的公益行动看企业长寿基因

浏览次数:3846     发布时间: 2018-10-26 16:25     作者:涂料经     来源: 涂料经
【木友网】近日,叶氏化工继续积极推行其与亚洲防盲基金会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起的大型社区投资项目“流动眼科手术车捐赠计划”——向贵州省捐赠“复明11号”,协助处于偏远地区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近日,叶氏化工继续积极推行其与亚洲防盲基金会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起的大型社区投资项目“流动眼科手术车捐赠计划”——向贵州省捐赠“复明11号”,协助处于偏远地区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据悉,叶氏化工早在2009年便与亚洲防盲基金会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合作,透过捐赠多架配备先进眼科手术仪器价值约250万港元。目前,叶氏化工已向江苏、山东、内蒙古、云南、黑龙江、山西、湖南、河北及贵州捐赠九部流动眼科手术车,捐赠金额总值超过港币2200万元。

紫荆花涂料集团联席总裁冯秉光表示,回馈社会,协助有需要的弱势社群一向为叶氏化工及紫荆花涂料集团的企业精神之一,亦为达致“百年叶氏”愿景的重要部份。其中“流动眼科手术车捐赠计划”正是叶氏化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旗舰项目,让超过86000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事实上,涂料企业做公益并不少见。立邦「为爱上色」系列项目、嘉宝莉助学基金会及“走吧,微爱”助学项目、三棵树“阿拉善梭梭林”、晨阳认养“10亩生态林地”、展辰通过与多家教育基金会合作等形式,精准资助从小学到大学不同年龄段的贫困学子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可以看得见的是,参与公益的涂料企业数量正逐渐增大。

为什么要做公益?

如今,中国已成功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企业也即将迎来新的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美好的变化,但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笔者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砍一棵树,这棵树靠大自然自我恢复是可以弥补的,但是企业家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掠夺资源,可能十年、二十年都没有办法恢复。任何企业家都在大量使用社会资源。只从社会资源使用的角度考虑,企业就应该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今天企业来做公益当然最重要的是企业有爱,但是企业做公益对于增强企业竞争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企业通过社会捐赠,使消费者对其产生了一种信任;捐赠者会因“我是社会的一分子”而感到骄傲,受捐助者有感恩的心情,社会增加互信将对企业生产好的影响。

可以这么说,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

如何做公益?

第一,开发产品线和做慈善并举。企业可以把钱拿出来投到基金会,由基金会去做慈善,也可以直接去做一些慈善,但是这不需要所有企业都变成社会企业。

第二,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扩展自己的用户。中国走到这一步,消费者和下游企业都关心可持续性的问题。如果企业能超出基本要求,做一些履行社会责任的事,就会拓展用户。比如消费者对无污染的食品非常关注,如果企业能告诉消费者,其生产的产品是无污染的,是可持续、可回收的,将会增加客户数量,这样将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关心企业的员工也是践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我们过去的发展都是靠勒紧裤腰带,我们有一种信念就是勤劳致富,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工作日,还是星期日,一直加班加点干;现在应该从一味强调勤劳致富向关注健康、实现可持续甚至向适度享受转变,中国已经到了这个阶段。

现在很多员工都是在办公室工作,没有任何锻炼,身体越来越差。怎么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一些企业做得很好。比如深圳形成了马拉松热,很多年轻人跑马拉松,一天不跑步就觉得心里没着没落,这和深圳的一些大企业的带动高度相关,把健身变成了一种氛围。最终你会发现,员工的健身、适度休息将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最终也会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

企业公益的思考

马云提出,公益与慈善不同,慈善以给钱为主,公益需要钱,但是光有钱远远不够。慈善在于给予,而公益在于参与,用心和时间付出点点滴滴的行动。

对于企业投身公益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公益的进步,公益的形式也不仅仅局限在对外的捐赠上,采用多种创新的公益形式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扩大公益的社会影响力和作用,已经成为企业公益的趋势。

笔者以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公益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更多强调的是企业家要承担公益责任,而不仅仅是慈善责任。公益涉及到财富再分配,社会的长远发展问题。

“很多公益榜本身就不够公益,因为它们是根据捐款多少来排名的。”在马云看来,公益不分大小,公益不是看捐了多少钱,而是看你唤醒了多少爱心,是否能够唤起更多人一起参与。

古人言:“勿以善小而不为。”

未来,随着中国消费升级,消费者将更为关注企业的行为。尤其是年轻的消费群体更加注重公平、透明、诚信的消费权利,如果企业不能与消费者进行诚信透明的沟通,不能以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来运作,将遇到极大的挑战。

因此,未来的企业,唯有真正为消费者提供价值,为社会谋取福利,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足的增长。人们在寻找,未来的商业方向是什么;人们也在寻找,未来公益的方向在哪里。然而,公益和商业,从来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领域。在此,中间地带变得越来越重要,商业和公益完美结合,应该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未来追求的方向。

木友网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油友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欢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并注明来源“木友网”。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解决,联系方式:18611402939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