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 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几十种不同的“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
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榫 剡木入窍也。俗谓之“榫头”。亦作“笋头”、“笋头”。
榫和卯就像是活在两块木头里的灵魂。当工匠将多余的部分凿掉后,两块木头便会紧紧地互相握着,不再分开。
理论上,一个方向的榫卯组合,嵌接的部分在毫无干扰的情况下,也许 10 年,也许 15 年,长时间在大自然作用力的牵引下,便会自动松脱。这是木材所含的水分受到这些作用力影响的结果, 就如潮汐涨退的道理一样。然而,当榫卯结构由不同的方向嵌接的话,张紧与松脱的作用力便会互相抵消。一个榫卯如是,无数的榫卯组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极其复杂微妙的平衡。
榫卯技术在宋代达到巅峰,一整栋大型宫殿成千上万的构件,不靠一枚钉就能紧紧扣在一起,实在非常了不起。每当榫卯构件受到更大的压力时,就会变得更牢固。古老的木构建筑可以经历多次地震之后依然安然无恙,除了由于木材的延展力强之外,还有一个个的榫卯在挽手维系着。
木斗拱的缺点是容易松动,然而这种缺点却变成抗震的优点。遇上一般地震,砖石铸建的房屋纷纷倒塌的时候,木材靠着本身特有的柔韧性和延展力,会将地面的震波变成延绵“木浪”般起伏消解,涟漪过后,又恢复原状。
1937 年,当中国近代研究传统建筑的先驱梁思成教授,经过长途跋涉,几经艰辛,在山西五台山找到一座建筑简练古朴的庙宇时,这座兴建于唐代大中十一年的佛光寺已经在山野丛林中静候了一千多年,梁柱间的榫卯结构还像当初一样互相紧扣,不离不弃。
如果没有诸如“灭法”运动之类的人为破坏,如果命运没有安排梁教授率领的勘查队伍走上通往佛光寺的崎岖小径,这些珍贵的唐代建筑孤例,相信还会静静地再等待另外的一千年,直至我们“有幸”来到它的面前,拨开梁柱上“积存几寸厚,踩上去像棉花一样的尘土”(《梁思成文集——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来惊叹古人这种巧妙到接近神奇的建筑技术了。
纵然中国人从未刻意将建筑置于艺术创造的范畴内,然而古人的匠心毫无疑问地是和每一块木头互相渗透着的,大师的心血好像和木头结合成为一个有情的生命,木材纤维内的水分就像汩汩血脉那样,时刻都在调整平衡。从日出到月出,潮涨到潮退,由东边到西边,每一刻都在循环消长,生生不息。
每一栋古老的木构房子,在经历无限风霜之后,屋内每一块木头,以至每一件家具的榫和卯都仿佛仍在窃窃私语……
隼对卯说:执子之手。
卯对隼说:与子偕老。
好一个地老天荒,矢志不移。